你好!欢迎来到 仙桃弘文学校 2025 | ·加入收藏·设为首页·繁體中文
小学部 初中部 高中部
>> 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新闻中心以爱为笔,让学生获得感成色更足——弘文学校用爱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[校园快讯] 
以爱为笔,让学生获得感成色更足——弘文学校用爱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时间:2025/4/12 来源: 作者: 浏览:116

一幅安全与关怀交织的成长画卷

“看到俊哥,感觉父亲就在我身边。”弘文学校八年级学生杨元宗提到的“俊哥”,是班主任田俊。

2024年12月的一天,田俊抱着高压锅来到宿舍,把一碗碗热腾腾的藕汤递给杨元宗和同学们。

当天,田俊想到孩子们学习辛苦,买来排骨和莲藕在家里炖得软烂,掐着晚自习下班的点,把一锅滚烫的藕汤盛给寝室里的8个孩子吃,为他们驱散冬夜的寒冷。

原来,该寝室的8名学生都是田俊的包保学生。为了让他们不断进步,田俊不仅当好授课教师,更当起了“临时家长”,每周都会分别和他们交心谈心,分析学习现状,制定短期学习计划,在他们进步时给予书籍、文具、火腿肠、鸡腿等特别奖励,让他们保持学习激情。

在弘文学校,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。高中部班主任马迪为3月出生的学生举办集体生日会,除送上蛋糕和祝福外,还让全班同学写下“寿星”的优点。“黄彦淇坦诚到不用设防”“高羽顺承包了班里的脏活累活”,这些真诚的评价让学生在感动中收获自信。更重要的是,马迪要求“寿星”给父母打电话,感谢父母的养育和感恩。当家长荣琴芳通过视频看到儿子哽咽着说“妈妈放心,我会好好学习”时,她的泪水夺眶而出:“马老师,你太用心了,谢谢你让孩子更加懂事。”

还有小学一年级老师朱丹得知学生林嘉欣妈妈郑庆红车祸住院后,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中,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,而孤零零躺在学校附近出租屋,手脚无法动弹的郑庆红正愁日子没法过的时候,学校后勤部已经安排好人,每天轮流为她送饭、洗澡、清洗衣物;宿舍管理员李淑华三年如一日,用在校内捡废品换来的钱,买来银耳、红枣,为学生熬汤补身体;女生宿舍管理员盛小琳发现学生小林躲在被窝里抽泣,得知小林因父母离异而伤心,便连续半个月陪小林散步、聊天,还悄悄联系心理老师共同干预安慰……

自2024年10月,该校启动“点亮盏盏心灯,成就幸福人生”育人工程活动以来,“点亮学生心灯,就是点亮一个家庭的希望”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包保学生,每周谈心、定制学习计划、送上暖心奖励成为常态;“家长开放日”“学生评教”“食堂开放日”等活动,让家校沟通无缝衔接,师生、家长的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学校的“责任清单”,得到快速响应和解决。

在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上,“获得感”一词被反复提及。该校负责人在讲话中强调:“把无差别关爱学生、义务辅导学生内化成日常自觉行为,以增加学生获得感、提升民生幸福感为己任,努力让学生更多地获得安全、获得关注、获得鼓励、获得进步,彰显出教育的公平、正义和希望。”

“让学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”,已成为每一位弘文人融入日常的行动指南。

一幕鼓励与信任相融的双向奔赴

“刘伊教师在2024学年度表现优秀,被评为‘四有好教师’。特发此证,以资鼓励。”去年12月一天的晚自习,七(4)班学生许晨朗突然离开座位,走向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刘伊,拿出这份“特别的礼物”送给她。

学生“反客为主”,给老师颁奖。这样一个举动,令刘伊感动不已,倍感幸福。

许晨朗刚读初一时,语文是弱科,特别怕写作文。教学风格风趣幽默的刘伊采取积分奖励调动课堂积极性,讲课文时先讲作者故事,鼓励学生向校报投稿并用心修改。在刘伊的鼓励下,许晨朗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,三个月后成绩“稳稳过优”。为了感谢刘伊,许晨朗决定为她送上这份特别的奖状。

由于年龄相差不大,刘伊始终把学生当朋友看,经常和他们交心谈心,尊重其想法,不断认可和鼓励他们,学生们私下里都喊她“伊姐”,偷偷把苹果、棒棒糖等“特别心意”放到她的讲桌上,进行暖心“投喂”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向地给予,而是心与心的共振。在弘文学校,这样温暖的师生互动随处可感可触。今年寒假期间,弘文学校高中部、初中部、小学部200余名教师分成68个家访小组,踏上了“百师访千家”的家访之路。老师们带着学生的成长档案,与家长共商教育计划,叮嘱学生注意安全、用心学习。

在西流河镇,四年级学生张子君父亲张文武笑着说:“这孩子,才放假就嘀咕着说家里没有学校好。因为学校有同学玩,有老师辅导作业,每天都很开心和充实。”谈起女儿刚读一年级时,每次返校都哭着闹着不肯上车,学习积极性也不高,结果现在反而“盼着开学”,张文武夫妻俩百感交集,对学校用爱心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转变感激不已。

在毛嘴镇,老师们得知学生田习淼没吃早餐,给他买来一碗炒面,详细了解假期的学习情况和计划,得知他学习之余,喜欢打篮球,老师在他脸上画了个俏皮的篮球,乐得他哈哈大笑。

课堂内外,弘文学校的师生在互动中迸发教育的火花。老师们用精神激励打动人心,用物质奖励激发向上之力。学生们则用温暖话语、贴心举措,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与敬意。

在无微不至的关爱之中,师生之间系得更紧、拉得更近。这一幕幕和谐有爱、感染人心的双向奔赴,生动诠释出弘文学子们幸福阳光的成长密码。

一场奋斗与进步共舞的群体绽放

“把学校当作家来经营,让师生在无声无息渐变中共同成长。”在该校负责人的笔记本上,记满了师生的“家事”。家长对食堂饭菜有什么要求?学生的安全有没有保障?教师的成长是否有平台?

通过公开校长电话、校长微信、用好家校交流群等,弘文学校多方收集家长、老师的建议,为师生打造家一般的温暖和安全感。“要不断增强弘文人的自豪感、价值感、归属感,让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,把所有的能量都发挥出来。”

这些年来,该校设立星级教师、星级班主任制度,为优秀教师提供发展平台;新增教研成果奖、见义勇为奖、最美家属等奖项,不只把荣誉给予先进教师,更颁给老师家人。

荣誉激励奋进,模范领航前行。高中地理老师匡曼把4个月的婴儿交给丈夫,响应学校的号召,担负起高中毕业班班主任的重任;高三老师靖海林带病坚守一线,在春节放假时间动完手术后,仍心系学生,线上为他们辅导英语,陪伴他们冲刺高考的每一天;无数老师自掏腰包奖励学生、义务加班辅导学生功课……

老师们倾尽全力地无私“贡献”,形成了学生无畏奋进的连锁“效应”。

高一学生紫云因老师找她谈心,感到自己被重视,日渐开朗,成绩明显进步;初三年级许依正值叛逆期,老师用包容和爱心转化,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,她从全班倒数第三名,上升到全校第30名;有些学生总有混时间的思想,老师们迎难而上,鼓励这些学生担任班干部,培养责任意识,只要有进步就给予奖励,期中考试这些学生成绩提高到本科线上下,更极大地鼓舞了全班学生。

“每个学生都是‘潜力股’。”在这样“不放弃每一个学生”的团队氛围中,每个生命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,弘文学校也进一步铸造了“低进高出”的良好口碑。

“端好教师这碗良心饭”,在这片教育热土上,这是弘文人的铿锵誓言,更是他们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。他们以温暖作笔、以信念为墨,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书写着永不言弃的教育篇章,续写着那些温暖人心、奋勇向前、永不放弃的弘文故事,让每个生命在爱与责任的土壤里,向上生长,向光而行。

(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黄小羽 )
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 

仙桃弘文学校

地址:湖北省仙桃市干河路 邮编:433000
  鄂公网安备 42900402000236号    鄂ICP备19021725号-1
版权所有:仙桃弘文学校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  
技术支持:湖北新梦网络科技
微信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
背景
音乐
咨询
热线
服务热线:0728-3276466
在线
客服
微信
二维码
^
顶部